肉鸭啄毛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他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羽翅尖部,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出一后常被吃掉。啄羽行为的发生,使鸭群变得骚动,损伤,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鸭的正常生长。
一、啄毛原因
1.环境因素:圈舍狭小,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圈舍通风不良,舍内过热、过湿,光照不合理等均会引起肉鸭啄毛现象发生。
2.营养不足:鸭饲料蛋氨酸、胱氨酸、维生素a和烟酸不足时容易发生啄食,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足,盐、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足时容易发生啄食。
3.管理因素:鸭粪清除不及时,粪便发酵产生粪毒素、氨气等有害物质,刺激鸭体皮肤发痒也会引发啄毛。
4.蚊虫叮咬:夏日吸血性蚊虫大量繁殖,并叮咬肉鸭,致使体表奇痒而引起啄癖。
二、防治措施
1.科学合理配制饲料:饲料原料要多样化,配方要科学合理,根据鸭生长日龄饲喂优质、全价日粮。
2.科学饲养管理:鸭舍温度要满足不同日龄鸭的生育需要,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通风要良好,光线不要太强,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人走进鸭舍感到不闷、鼻眼不刺激。同时,定期定量喂食,在饲料和水中定期添加碳酸钠和维生素e。
3.适当运动,减少光照强度,鸭舍一般用25瓦灯泡照明,不影响鸭采食和饮水即可。雏鸭用红光或橙黄光照射,成鸭用红色或白光照射。
4.定期杀蚊灭蝇:要定期杀蚊灭蝇,但应注意用药浓度及方法,以免发生中毒,在饮水或饲料中可适当添加维生素B12或复合维生素B,以预防脱羽症诱发的啄癖。
5.及时断喙:一般在雏鸭8~10日龄,用断喙器对鸭喙尖进行烧烙,可彻底避免啄毛。
6.药物防治:按5%拌料喂饲羽毛粉或啄羽灵,连喂5~7天;或每只鸭增喂石膏粉1~4克。对有啄癖的肉鸭应及时隔离,避免被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被啄伤的肉鸭,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损伤部位。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