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都有养殖肉羊,但每个地区因为气候条件的不同,肉羊品种也有不同。因此,为了提供养殖效益,很多养殖户会从外地引进优良的肉羊品种进行养殖。但优质肉羊品种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直接引进本土生产养殖成本高,外来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养殖习惯也存在问题。
因此引进外来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利用杂交优势改善当地肉羊的生产性能,成为很多养殖户节省成本调高效益的惯用方法,也是迅速发展本地肉羊品种产业的有效方法。
肉羊杂交改良。养殖户可以选择适当的优秀父本进行杂交,充分利用好多胎基因进行改良。一般来说,杂交一代具有生命力强、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
据研究,不同品种的两代羊进行杂交,子代产肉量比父母代平均提高12%,繁殖率提高15%。肉羊经济杂交可大力进行大体型羊种的推广,引进高脚羊、杜泊等优良肉羊品种进行二元、三元经济杂交,在提高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肉羊繁殖力。
杂交过程中,为提高种公羊和母羊的繁殖体况,应加强营养的供应,保证羊有充足的营养储备用于繁殖活动。
在配种前及配种期,应供应公母种羊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公羊的精子生成,也严重影响母羊胚胎的早期形状。
试验表明,从交配前15天开始,每天补充绿色饲料和混合精料,连续饲喂2个月,可使母羊发情受胎率提高29.97%。
交配前2~3周,适当提高母羊的营养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母羊的排卵率和发情率。
维生素对繁殖性能也有重要影响。母羊缺乏维生素a,会延迟性成熟,卵泡生长发育困难,多发流产,所产羔羊体质会比较虚弱。
母羊缺乏维生素D可抑制发情征候,推迟发情日期。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繁殖公羊和母羊应保持良好的繁殖条件,并保持在中等水平之上。
母羊在配种时期膘肥体壮,排卵数量增加,能有效提高产羔率。条件养殖家最好在肉羊交配前1个月进行短期优养,每只母羊补饲混合精料0.2~0.25kg。同时应注意日粮的合理搭配,做到饲草料种类齐全、营养丰富。此外,要保证种羊又适当的运动空间,最好可以在圈舍内活动,晒太阳等。
饲养杂交肉羊防疫管理和上市出栏特别重要。防疫方面可采用一羊双针及“三联四防苗”防疫方法效果较好。
定期驱虫。寄生虫会严重影响杂交羊的生长速度,因此杂交羊的驱虫工作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吸虫和线虫在春季和秋季驱避一次,绦虫每两个月驱避一次,体外寄生虫在春季、秋季和冬季驱避一次。
为减少驱虫工作量,可使用阿维菌素类驱虫药同时驱除体内体外寄生虫。当年饲养当年上市,对于减轻冬春饲草需要,避免“冬瘦春死”,提高商品率,具有重要意义。
高脚羊的杂交优势为羔羊当年上市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因为杂交羊早期生长特别快,6个月龄时体重一般可达25-30公斤。只要营养得到保证,补饲合理,即使是秋季出生的杂种羊在4个月大时也能长到20公斤左右。
合理安排配种时间,也是保证羔羊当年上市,取得高回报的一项有效措施。
畜牧堂注意到,现在羊肉的价格比较客观,羊肉近几个月也迎来一波涨价潮。从未来来看,羊肉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养殖肉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断加强养殖技术和防疫,就可以保证养殖的效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