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在春季饲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雏鹅的选择。雏鹅应挑选自然出壳早,体宽,体大,腹部柔软有弹性,脐部收缩良好干净无血痕,毛色嫩绿而清洁有光泽,颈不屈缩,翅不下垂,眼亮有神,趾高粗壮,腿无损,能站立行走,反卧地上能翻身的鹅苗。轻如棉团,体小轻,大肚脐,眼无神,行动不稳,缩颈垂翅。肛门粘粪,脚露青筋的苗鹅较难养,且生长慢,应剔除。雏鹅的饲养。
刚出壳的小鹅,全身都是稀薄的绒毛,对外界温度变化没有调节能力,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也都不完善,所以体质较弱而娇嫩,抵抗力差。但雏鹅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生长速度快,饲养管理不当,因此雏鹅长成硬鹅,大量死亡。因此,饲养中应掌握以下几点:
1、温度。早春气温较寒冷,要采用给温育雏,一般头7天育雏器内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下降2.5℃。雏鹅生长至6—8周龄时,由于羽毛已生长良好,可以在18℃或更低一些条件下生长,但也要防止天气突变。掌握温度的原则是,群稍高,群几乎低,夜晚稍高,白天稍低。
2、开水。初次饮水在开料之前进行,有的地方称“潮口”,是很重要的一关。雏鹅搬运到目的地时,要适当休息,离开壳后24小时左右,让雏鹅喝水,然后吃饭不仅刺激食欲,还能满足雏鹅对水的需求,有利于成长。
3、开料。开料在饮水后进行,一般是出壳24—36小时,或出现小鹅有吸食行为时即可开料。雏鹅的饲料要营养丰富、品质优良、质地柔软、易消化,如玉米粉、碎米、小麦粉、细米粉等,青绿饲料如甘蓝、莴苣叶、幼嫩黑麦草等。
养鹅一般以米饭或碎米和青菜为主,随日龄的增加而减少米饭,先以糠麸类、豆饼类喂食,然后由米饭改为“开口谷”,或转喂养湿谷逐步过渡到喂干谷。育肥方法。
肉用仔鹅的放牧育肥,根据饲养季节的不同,有的依靠草籽育肥,有的放牧于收割后的麦茬地,利用残留的麦粒育肥,也可放牧于收割后的稻田,使鹅吸食稻田残落谷育肥。放牧肥育是广大农村最广泛使用的肥育方法,也是最经济的肥育方法,但在麦田水田放牧一结束就开始销售。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