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病毒,也叫心包积水—肝炎症,是在巴基斯坦发现的新鸡病,主要危害3~6周龄肉鸡,而后备母鸡和蛋鸡只偶尔发生。该病早在1985年就已见有散发病例,1987年3月在卡拉奇附近的安卡拉地区一个肉鸡场发生暴发性流行。安卡拉病就由此而得名。安卡拉病早期主要发生家禽的发病与感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一两年,此病在肉鸭、肉鸡上感染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给养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感染安卡拉病毒的临床表现:精神萎迷,卧地不起,羽毛松乱,吃料减少,拌随着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
本病四季可见,以夏末秋初为最多。病鸡和带毒鸡、粪便、鼻气管粘液、尿液以及精液患鸡的粪便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健康雏鸡一但接触便成为水平传播的易感对象。
临床症状:
其特征是前期大量饮水、采饲无太大变化,鸡群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多见无明显先兆而突然倒地,沉郁,羽毛成束,排黄色稀粪,两腿划空,数分钟内死亡,以中等和偏大鸡为主。发病头2-3天多表现突然死亡,但死亡率极低,2-3天后死亡猛地增加,死亡率上升特快,高峰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死亡严重的多混感其它疾病。解剖症状:
病鸡心肌柔软,心包积有淡黄色透明的渗出液。肝脏肿胀、充血、边缘钝圆、质地变脆,色泽变黄,并出现坏死。肾肿大、苍白或暗黄色。肺淤血水肿、外观发黑,部分有气囊炎(疑有其他感染),脾脏轻微肿大,肌肉淡白,可视粘膜变浅,肠道变化不明显。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流行的的季节注射新流腺疫苗。
1、减少应激,防止过度惊吓导致心跳加快而浅,供氧不足,心包积液会导致心脏压塞征。
2、避免热应激,注意通风降温,供给鸡只充足的新鲜空气,保证氧气供应。今年的暑湿天气表现突出,这也是夏季容易发生本病而且今年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3、在发病区、发病季节,注意养殖密度不要过大,甚至可以降低密度。这样鸡群的需氧量能够充分供应,且温度容易调控。密闭式鸡舍,注意负压不要过大,以防止鸡舍缺氧。必要时可适当加大进风口面积,加大风力风速。也可以使用正压通风,以保证氧气供应。
4、霉菌和其霉素在其中扮演了帮凶角色,对本病提供很大的助力,它会影响到肝肾功能,疫区饲料添加脱霉剂类中兽药,能够有效防止霉菌及其毒素对脏肾脏的侵害。
另外饲养管理方面疫区的主要防控措施还是要通过安卡拉病毒抗体预防能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和净化。畜牧堂兽医建议预防还应当从种鸡入手,本病有很强的垂直传播性,疫情紧急可采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防控本病还要减少应激,防止热应激,降低密度,增大通风,降低负压,防止氧气不足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同时还要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类中兽药,防止饲料吸附霉菌及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