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是养鹅人爱恨交加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是鹅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然而,如果饲养方法不当或粗心大意,鹅会生长缓慢,错过最佳生长发育期,对于养殖户来说是较大的损失。下面给大家带来盛夏养鹅小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01、降温防暑
夏季炎热,鹅舍闷热,鹅容易中暑,轻则生长发育较慢,重则死亡,降温方法则有很多。 01/ 通风降温 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它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 02/ 控制湿度 夏季鹅舍内不仅温度高,而且湿度也很大,往往影响鹅体热的散发,造成病菌大量繁殖。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0%。如相对湿度大于75%,则雏鹅关节炎病会增多。为了给雏鹅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温度,夏季日夜都要打开所有的门窗,让空气畅通。如有条件可安装电扇,这样除湿散热的效果更好。 03/ 降低密度 夏季鹅群密度不宜过大,肉用鹅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6只为宜,以防因拥挤而造成中暑。 04/ 喷水降温 每天高温时,用凉水喷洒地面、墙壁和鹅体;也可在下午对鹅群进行消毒。
02、精养雏鹅
夏季高温,对于雏鹅也是一种考验,在雏鹅破壳那天,可用鲜嫩的菜叶或青草诱食,如果出现开始抢食的情况,即可开食。开食后,先调教饮水,再将菜叶分次均匀撒在塑料布上任其采食,每隔2小时左右喂1次。经1.5~2天,鹅能吃到七成饱时,再适量撒喂米饭或浸酥的碎米。 从第3天开始,改用料槽喂料,日喂4~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时左右。6~10日龄雏鹅,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料占70%~80%。1~20日龄,将米饭逐渐改为碎米,日喂6次,其中晚上喂2次,并在白天适当放牧。21~30日龄,适当增喂煮熟的麦粒,逐渐过渡到喂浸泡过的麦粒,接近30日龄时可喂干的,并延长放牧时间。每次喂料量均吃九成饱为准,同时尽量让雏鹅饮水。
03、圈牧结合
35日龄前应以放牧为主。在早晚气温较低时,鹅群的采食量大,可赶鹅到草质好、数量足、无污染的地方放牧,这样可节省大量精料。 一般以上午5~9时,下午6~8时放牧为宜。其余时间则可圈养,适当补饲精料,这样既可充分利用牧草的丰富资源,又能满足鹅的生长营养需要。 35~50日龄时要将鹅圈养,减少运动。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为宜。每天按每只100~150克配合饲料与切细的青饲料混匀饲喂,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按3:7的比例混合成半干半湿状饲料喂给,供足饮水。
04、防止老鼠
每天检查鹅舍,是否有老鼠洞。门窗应装有防鼠网。对于藏在鹅舍的老鼠,可以用仪器和化学灭鼠的方法杀死它们。
05、防疫灭病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