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畜牧堂编辑
收藏本文
2020-11-18 14:29 544 2000

  奶牛病毒性腹泻也称黏膜炎。该病属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多为隐性或轻微不易察觉的感染,急性感染以发热、厌食、流涕、咳嗽、腹泻、消瘦、白细胞减少、消化道黏膜炎症糜烂、淋巴组织明显损害为特征。

  

  其临床症状表现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2℃,仅持续2天~3天,随后下降。第二次体温上升,随着体温上升,白细胞减少,持续1~6天,白细胞数增加。病牛厌食、鼻漏、流涎、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黏膜受损后发生严重腹泻,最初为水泻,后有黏液和血块,有的病牛甚至出现蹄叶炎和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导致跛行。

  

  慢性疾病牛发热症状不明显,体温略高于正常,慢性疾病牛一般不腹泻,最明显的症状是鼻镜糜烂,眼有分泌物,齿龈炎,蹄叶炎,趾间皮肤糜烂坏死。

  

  通常在7~14天或直到恢复期间,感染牛只会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反应,在此期间,对继发感染非常敏感,如果存在有害菌(如巴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霉菌等),则容易引发继发疾病(如肺炎)。诊断和治疗本病在严重暴发疫情时,可根据其发病史、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但出现临床症状和病变的病牛不足50%,多数牛只出现亚临床感染或轻微感染,诊断有一定难度,最终确诊必须依赖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检查。

  

  对于此病的预防1.鉴定并淘汰持续性感染的病牛。由于持续感染的病牛通过分泌物不断地向体外排毒,若不清除则会扩大病情。2.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购买牛时,避免购买未检疫的牛,有效降低引入该病毒的危险。

  

  3.用灭活苗充分免疫,初期免疫至少需要2次,间隔30天,确保足够的免疫力。

  

  治疗方面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护胃肠黏膜。

  

  2.应用收敛止泻强心补液,也可缩短恢复期,减少损失。

  

  3.可用抗生素类和磺胺类药物,如舒它林(强效头孢)+五毒通灭+碳酸氢钠静注;痢倍灵(牛羊三效)肌注。

  

  具体方法可以咨询畜牧堂的老师,畜牧堂app现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