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2.72元/公斤,这个价格比2019年6月18日的21.36元/公斤高了一倍。全国猪价自2018年6月转入上升通道至今已经24个月。猪价持续高企,严重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负担。新春伊始,国内猪肉价格曾有所松动,并连续14周下跌,但上周再次回升。国际猪价长期低迷,国内高昂的猪价啥时迎来下跌周期?
冰火两重天的猪市
“目前毛猪收购价34元/公斤,如果自繁自养,每卖一头猪,利润大约有1600元。如果不是自繁自养,每卖一头猪,利润只有300元。主要是猪仔太贵了,一只猪仔要1000多元。”6月19日,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莲花村曾养了多年猪的黄鹏程说。
黄鹏程这样的小养殖户就属“冰”。从今年起,黄鹏程已经不养猪了。去年春季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他至今仍心有余悸。“别看现在养猪利润高,风险也很大。如果发病,本来好好的猪,几天时间一个一个地都死光了。”黄鹏程说。今年开春,他转行尝试养鸡,目前养了200只,如果效益可以,计划再扩大规模。
全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则属“火”。温氏股份年报显示,2019年净利润139.06亿元,同比增长251.38%。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度实现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195.78%。牧原集团2018年为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全力研发出“三防猪舍”,可有效防病、防臭、防非洲猪瘟,成功经受了非洲猪瘟的严峻考验,2019年净利润增长1075.37%。
拐点可能正在到来
“只要不发生对产能明显影响的突发事件,本轮猪周期可能将开始进入下降通道,拐点正在到来。”对目前猪周期运行方向,朱增勇做出这样的判断。
猪价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给和需求。从供给来看,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判断猪价拐点最重要的指标。自2019年10月份开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8个月回升。从生产周期来看,生猪供给量最快10个月后将会恢复性增长。
从消费来看,今年上半年猪肉消费需求预计降幅在30%至40%,高于猪肉供给降幅。下半年供给恢复速度预计将大于消费恢复速度。因此综合来看,猪价高点或已过,后期将会逐渐回归到合理价格水平。预计2021年全国生猪供给将会明显增长,进一步带动猪价加快恢复至合理的价格水平。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